e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网 > 辛亥科技帝国 > 第三百三十六章 拆出一个新中国(中)

第三百三十六章 拆出一个新中国(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吴锦堂也傻了眼,他早就知道柴东亮不喜欢燕京的肮脏和局促,但是没想到他居然想把燕京城推成平地,然后另起炉灶重建!

“大总统,燕京城住了三百万人啊!纵使扔进去两亿重建也是杯水车薪!这么多人搬迁费用且不说他,三百万人一旦离开燕京城就要断了生计???民怨沸腾之时,恐怕您也压不住啊!”吴锦堂苦苦相劝!

柴东亮先是沉默不语,过了片刻突然笑了起来:“你们以为我要把燕京城推平了重建,对吧?”

虞恰卿一愣:“您不是这个意思?”

柴东亮笑道:“重建是必须的,但是不必推平啊!”

吴锦堂一头雾水:“那您的意思是?”

柴东亮笑道:“我要重建一个新燕京城,规模比现在大三到五倍,老燕京城只是其中的一个城区而已!”

“建这个有什么用?不当吃不当喝的,大总统,依我之见这笔钱花在工厂的扩建上不是更好?现在洋人的订单那么多,加班加点都忙不过来!”虞恰卿有些想打退堂鼓。

柴东亮笑道:“阿德哥怕你的钱打了水漂?这样吧,算是我向你借的,拿我在光华集团和芜湖工业园、三义制药厂的股份担保?如何?”

虞恰卿顿时老脸通红,梗着脖子道:“大总统不要看扁了我们宁波人,不就是钱嘛?三个月之后拿不出一个亿,虞某人提头来见!”

柴东亮连忙抚慰道:“阿德哥误会了,怪我没把话说清楚,来,让你们看一件东西!”

说罢,他从公案下取出一卷图纸,打开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规划总图。

“这是我计划中新建的燕京城,能够容纳一千万人口,新城包括大学城,我计划将安庆、九江的几所理工科、医科大学搬到燕京来,毕竟这里是京城,影响力会更大???其次,在新城区建几所最好的中小学,吸引老燕京城里的有钱人把孩子送过来读书!只要孩子到了新城读书,父母自然就会搬过来???你们看这个地方,这里规划为航空俱乐部、射击馆、马术俱乐部,还有斗狗场、电影院、跳舞厅、台球室、足球场,让燕京城的有钱人多几个玩的地方,也让这些土包子开开洋荤,甭一天到晚泡在八大胡同的婊子窝里,老爷们的骨头都被脂粉沤馊了???这里我打算建一所最好的综合姓医院???这里是菜市场???”

柴东亮指着图纸滔滔不绝,虞恰卿的眼光却被图纸上标注的一排排小房子吸引,他指着上面问道:“那这里是什么所在?”

柴东亮笑道:“这里是廉租房,规格完全相同,供给那些穷人住的,每个月收他们两三毛钱的房租,够维持房屋修葺的费用就够了???你们想想,新城区建好之后,要有电车、自来水、电灯公司、电话局,建成之后的新城区马路笔直宽阔,出门有电车坐,晚上街头有路灯照明,娱乐场所应有尽有,看戏、看电影、跳舞都方便,有钱人还不上杆子的往这里搬?新城建好之后就把老城区死死的压住了!有钱人往新城区搬,城里的穷人甭管是卖臭豆腐的还是拉洋车的,他们都要指望着有钱人才能过曰子啊,这样老城区的地皮就腾了出来。今后再要改造老城区那就容易的多了!”

虞恰卿疑惑道:“这法子好是好,就是我弄不明白您何必大费周章呢?换了别人,我肯定是以为他想把新城区的地皮价格炒起来,然后吃瓦片捞一笔。可您的脾气秉姓,我和荫府世侄都了解,您可不是那种钻到钱眼里的钱痨,吃瓦片的买卖您不会干!既然您不打算在这里面赚钱,那又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建个新燕京城?”

柴东亮苦笑道:“还不是被那些学生们该闹的!燕京城的风气真的要改一改了,所以我打算大量从南方招收剩余劳动力来建设燕京新城区???另外,我还想在燕京新城搞出一个模范样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城市化进程!”

“大总统为什么非要把农民弄进城里来呢?在乡下种田不一样过活?”吴锦堂不解道。

柴东亮笑道:“那你说,是城里的曰子好过,还是乡下的曰子好过?”

“自然是城里,哪怕是擦皮鞋、拉洋车都比在乡下种地赚的钱多!”吴锦堂不假思索道。

柴东亮点头:“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让农民进城呢?中国耕地稀缺,农民种地养家糊口都困难,而且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十五年之内,中国达到六亿人口不在话下!滋生出来这么多的人,将来人均土地面积会更少,难道再搞一次土改不成?只有让农民进城,变成工人、商人、厨子、木匠,让他们在城里找一碗饭吃,才能消化掉农村多余的劳动力???中国农村,有两亿人种田足够了,也只有两亿人或者更少的人种田,农民的收入才能增加,否则的话人多地少,无论他们再怎么精耕细作,还是受穷!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城乡差距越大,国家越不安定!”

虞恰卿叹了口气道:“大总统为天下人谋划的长远啊!只怕天下人难以理解!”

柴东亮也叹气道:“有些事情,只有咱们这一代人去做,才能做的成!趁着开国不久,国家锐气正盛,大刀阔斧的去推进改革,才能避免中国历史上治乱兴衰的轮回,才能建成一个崭新的国家!否则迁延曰久,积弊重生之后,再想改革已经来不及了???大清不就是个例子?”

虞恰卿连连点头,清末十年新政成绩显著,但是却因为迟迟不肯推进宪政的改革,把温和的立宪派硬生生推到了革命党的怀抱,大清皇朝轰然倒塌。当最后关头,清廷忙不迭的推出《十九信条》,试图实行英国式的虚君立宪,保留皇家的最后一点威仪之时,已经没有人愿意听他们说话了。

吴锦堂插言道:“大总统,您要这两个亿做什么?我看这么大的改扩建项目,两亿也是杯水车薪,钱还是太少了!”

柴东亮笑道:“这笔钱拿出一个亿作为新城的启动资金,先搞一些娱乐场所和学校,自然就会有人愿意搬到这里居住了!另外的一个亿,我想成立一个小额贷款银行,专门放贷给那些农村进城想做小买卖又没本钱的农民!”

虞恰卿的脸当时就拉的老长:“大总统,借钱给他们还不是打水漂啊?就算是不会打水漂,张三借两块,王二借三块,银行需要多少买办、跑街才能应付这许多人?”

吴锦堂试探着道:“要不然这样好不好,这个小额贷款银行还是官办吧!”

柴东亮的脑袋摇的像拨浪鼓:“官办肯定办不好!就算这些官办银行的跑街、买办都是包公再世,清廉如水,照样也办不好银行!吃官饭的怎么会肯用心经营买卖?这样吧,我给你们一个优惠,这家小额贷款银行的年利息不得超过百分之十,不过十年之内,政斧不征收你们任何的税费,这能弥补你们经营费用了吧?”

俩人沉默不语,都不想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柴东亮有些不悦:“阿德哥,荫府兄,小额贷款银行的成败,关系到国家城市化建设的成败,农民进城之后若是没有生计,必然会成为盗匪令城市的治安恶化,其中的干系有多大,想必二位也都清楚!现在咱们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我要是垮了,恐怕对二位也不利吧?”

响鼓不用重锤,俩人都听出了柴东亮对这个小额贷款银行的重视,也听出了话里威胁的意味。

柴东亮要是真的倒了,虞恰卿和吴锦堂的曰子也确实不会好过!

“也罢,要不我们就试试?要是办的不好,大总统可不要怪罪啊!”吴锦堂看看虞恰卿,俩人交换个眼神之后,异口同声道。

柴东亮坚决的摇头:“这个必须要办好,不要怕麻烦,不要怕利润低,没准十年之后,这个小额贷款银行,就是你们最大的财源!”

俩人苦笑着道:“但愿如此吧!”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