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网 > 相爷 > 第150章 秋闱报考

第150章 秋闱报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高文问了地头,就见着一个学政官,报上姓名,递过去相关文凭。那学政官禁不住抬眼端详了高文半天,这才道:“原来你就是平凉府今科童试的头名案首,你的卷子本官已经读过,作得不错。今日见着了你,果然仪表堂堂。”

做为学政官,管的就是陕西一省的读书人和科举。在读过高文县试时的文章之后,这个学政就知道此子非凡。就其文章的老辣程度而言,就算是比起江南文教昌盛之地的大名士也不逞多让,说不好这高文今年春闱要中个进士。

干科举干了一辈子,这点眼光他还是有的。有心同高文结个善缘,态度也极是和蔼。

高文心中疑惑:“学政你读过小生的卷子?”不会吧,这么快?

自己参加院试到现在不过几日光景,就算书坊的老板动作再快,从拿到文章到雕版、印刷、发行怎么也得一个月。

学政官道:“前日本官去书坊买书,恰好见到一本时文集子,见其中有你的卷子,就买将回来。”说着,就笑了笑,从抽屉里抽出一本书递过去。

高文一看,笑了笑,这才知道自己想差了。书中确实收录了自己所作的文章,只不过却不是院试的卷子,而是他以前在县试一场所作的那篇文章。

心中又是奇怪,知道自己这篇文章的人也不多,怎么就收录进去了呢?

当下就将书合上,就看到书的最后一页豁然印着琳琅书房出品六个小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俞兴言俞老先生出的书,下次见着他得问他要稿酬。”

那学政官哈哈大笑:“对对对,高文你这篇文章当真是作得花团锦簇,是得问俞兴言要润笔。他这一年可是发了大财了,不能便宜了他。怎么,你同他熟?”

“打过些交道,做过几场文会。”高文:“学政认识俞老先生?”

学政:“如何不认识,韩城县学生。当年他还来西安参加过几届秋闱,进这贡院考过几场。无奈科举之路不顺,屡试不弟,难免灰心丧气。今年这个俞秀才也不知道怎么来了精神,竟然再赴考场,还是不死心啊!”

高文:“啊,俞老先生也来报名参加秋闱了?”

学政:“是啊,刚走。说起来,韩城今年来参考的秀才还真是不少,不愧是我西安府人杰地灵之地呀!”

高文好奇地问:“敢问学政,今年韩城都有谁来报考?”

学政:“你一平凉士子,缘何关心韩城的事情?”

高文:“晚生当年游学韩城的时候,与当地士子相熟。”

学政:“你们韩城县,除了俞兴言之外,还有四人。其中,最有名的是石献珠。说起来,他当年在府学的时候,还在本官这里读过书。”

“啊,石廪生也来了。”高文更是惊喜,自己刚到西安,举目无亲,可谓是两眼一抹黑。又身负重案,内心中难免有些惶惑。这两个老先生虽然未必帮得上自己什么忙,可好歹对西安熟。有他们在,自己消息也灵通些。

学政:“石献珠确实也到了,方才和俞兴言一道过来报名的。”

高文欢喜不禁,拱手做礼:“还请学政告诉晚生这两位老先生在西安城中的住所,也好登门请教。”

“请教,又有什么好请教的。他们两个屡试不第的秀才,若说起八股时文,怎比得上你,该当他们向你请教才是。”学政官有点瞧不起俞、石二人的样子,就拿出薄子翻了半天,递给高文,指着上面道:“在这里。”

原来,考生来西安城报名参考的时候多半会留下自己在城中的地址。若有事,衙门也好去找。而且,你若是中了举,也好送喜报上门。

方文一看,石老先生竟然和俞兴言住在一起。他依稀记得俞士元说过琳琅书坊在西安城中租了个院子方便住生意,这地方应该就是了。

方才高文留的地址是大鹰家,当下就对学政官说:“要不学政你将小生的地址也改在这里吧?”

学政哈哈一笑:“也是,你住到俞兴言那里也是妥当的。”心中就以为高文是要去俞兴言那里打秋风,白吃白住二十余日。此举名曰:打秋风。读书人占人便宜那就不是个事,君子有通财之谊,一件雅事。

就提起笔开始修改。

高文自是谢过,又随口道:“学政,这大主考还没到,也不知道今科乡试会不会耽误了。”

“不会,不会,国家抡才大典何等要紧,李公乃是五朝老臣,士林楷模,如何能够耽误。只不过他老人家年事已高,这一路赶来,车舟劳顿,实在劳累。不过,据说人已经到了华阴,不日就能到西安亮马夸街。布政使和学台已命各府州县的主印官来陕西,准备迎接钦差大宗师。”

“哦,大宗室已经入陕了,却不知道各府州县的掌印官过来拜见却是为何?”高文不是太了解明朝官场上的规矩,心中好奇,禁不住问。他立志以科举入仕,多知道些官场上的事情也是好的。

学政官改完高文的地址之后,听到他问,只含笑不语,只随手翻着花名册。

高文知道这其中必定有什么文章,自己却不方便再问。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看到学政官新翻的一页上霍然有黄威的名字,禁不住心中一跳。

“这事……敢问……”高文眼睛大亮,猛地伸出一根手指,狠狠地按在黄威的名字上。

“哦,你说黄威啊,他虽说是个主薄,却也是有秀才功名的。今年得了上头的提携,也来报了名,参加乡试。说起来,对于此人本官也不太熟,也不知道文章做得如何?怎么,高文你认识他,可看过他写的八股时文?”学政官问。

高文深吸一口气:“见过两面,不太熟,也不知道他文章做得如何。晚生只是奇怪,此人好好的县主薄不做,来凑乡试这个热闹做什么?倒是要去拜访拜访这个故人,好生亲近亲近。”

学政官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科举才是正途,黄威锁厅赶考,也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

所谓锁厅这个名词来自北宋时期,因为科举才是正途。进士出身的官员不但受人尊敬,受提拔的速度也快。所以,当时许多非进士出身的官员每到大比之年都会向朝廷请假,停职参考。若是考中了自不用多说,若是不中,依旧会去做他的官,算是古代的停薪留职。

高文淡淡笑道:“学政官说得是,中举之后才算是有个正经出身。”他心中涌起恨意,暗道:黄威啊黄威,真巧啊,原来你也要来西安,咱们还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这回可算是碰到一起了。

就暗暗记住了黄威的地址,以备不时之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