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不待她说完,江云就摇头晃脑,吟出了一首诗来。
这首诗一念出来,顿时就把女掌柜给震住了,下面的话立时给咽了回去。
她不禁沉吟咀嚼起这首诗,虽然只是一首小诗,但是却把那种才子佳人间幽会的情景,心境描绘的活灵活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简直妙不可言。
“这是我的故事里面的一首小诗,我的这个稿子,名字就叫做‘西厢记’。”江云又不紧不慢的说道。
女掌柜已经被他的这首待月西厢诗给勾起了兴趣,觉得不能小视眼前这位貌不惊人的年轻小书生,一改先前拒绝的态度,含笑道:“那么就请这位公子拿出大作,让妾身瞧一瞧。”
江云现在却拿不出来,这本西厢记还在他肚子里,没有写出来呢,他便道:“书还没有完稿,还请掌柜稍等三两日,如何。”
“那好,等公子完稿后,便送来就是。”女掌柜神情有些遗憾,可见那首诗对她的震动有多大,已经有了迫不及待一睹为快的心思了。
说定这件事之后,江云又闲问几句,就告辞走人了,至于稿费的事,他倒是半句也没谈,他知道,在对方看到“西厢记”之前,再多的话也是多余的,对方给的价格不会太高。只有等“西厢记”出来,对方看到之后,他才有讨价还价的价码。
出了脂砚斋之后,江云没有再在镇上闲逛,直接回了书院。
接下来两天,江云除了上午去书院听讲,余下的时间,基本就是待在自己的小院住所,闭门不出,全力以赴抄写西厢记。
准确的说,西厢记是元代一个戏剧剧本,是天.朝前世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既然是如此,作为曾专门研究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江云来说,对这本书本就研究很深,光是从头到尾的通读,就不下十来遍了,里面的情节,文字,大部分都还记忆在他脑海中。
特别是,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里面的词句,江云基本都能背诵出来,现在他抄写这本西厢记,基本就是轻车熟路,不用花费多少功夫。
后世那些研究元曲和明清小说的专家,对这本剧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比如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思想,具有道家哲学上善若水、素朴之美、追求自由的思想等等。
但江云觉得,这些都可以不管,这个剧本本质上就是一个讲才子佳人之间情情爱爱的小说,而这对他来说就足够了,只要有这个主题,就足以吸引这里的一大批读者,包括那些闺阁小姐,村妇丫鬟,以及一些闷骚的读书人。
这本小说完全符合这里流行的才子佳人小说的套路元素,而情节,文字又更胜一筹,所以江云毫不怀疑,这本书一出来之后,大受欢迎的程度,而只要达成这个目标,他从中赚些银钱是稳稳当当的事。
这天傍晚,他伏在院子的石桌边,继续抄写西厢记。这本西厢记原文有五万多字,因为是元曲剧本形式,分为5本21折5楔子,默写的时候,还要修改成这里流行的话本小说体的形式。
他低估了这项工作的工作量,原本以为三两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但是现在看来,这个时间内肯定是完不成了,不过再有两三天的功夫,也就差不多了。
“平川,平川在吗!”
正在这里抄写着,院子外传来几声呼唤声,听声音,应该是严政和周世民这两个狐朋狗友又找上门来了。
虽然对于这两位狐朋狗友的到来,江云有点不耐烦,但他还不能装作没听见,不理不睬,当下就搁了笔,起身去打开了院门,只见外面站着两人,果然是严政和周世民两人。
“平川在干嘛呢,这两天都不见你出来走动。”一见面,严政就关切问道。
周世民替江云回答道:“这还用多问么,平川一定是在闭门苦读,再有几天,书院的季考就到了,这可是关系到县试报名名额的。”
严政道:“这个我也听说,不过怎么看世民你一点都不上心的样子,莫非对这次季考胸有成竹了么。”
周世民摇摇头道:“那是因为我知道,那前十名的县试推荐名额,却是与我无缘的,既然没有这个可能,又何必去多费心思呢。”
顿了顿,他又道:“不过平川不像我,努力一下,这次季考的前十名,还是大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