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网 > 三国之云台 > 第三十一章 变化

第三十一章 变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三十一章变化

就在邓瀚静默的待在国宾馆,荆州的一行人也只是时不时的陪着华佗进皇宫之中给天子诊病的过程中,许都城中的一切自是仍旧按照他固有的习惯向前发展着。

朝廷上的大臣们,依然视天子如无物,加上近来的天子早就不临朝,虽然曹操并没有因此得到天子的诏书,又或者是皇后的懿旨,登上了魏王之位,不过在不知不觉中,这些多是曹操一系的朝臣们却是已经将曹操看作了魏王而对待着,当然这样对于这些大臣们却也没有什么变化,毕竟一直以来他们所效忠的对象便是曹操而不是其他人。

虽得其实,然而总是没有名实相副,自是让有些人觉得别扭。

这不便有江东的吴侯于不经意间向曹操来信劝道,“江东外臣孙权久知天子已久不理朝政,于天下多有民怨,而丞相总理朝中事物,其劳苦功高处,莫可与之相比,身为外臣却也对丞相之昭昭忠心,多有感佩赏功罚过,自是督导天下,调理天下事物的本要,亦如此功绩,若是丞相不能得进,岂不令天下为国尽忠的有才之士,心寒,还望丞相雅量高致,体味天下之念,早做筹谋,进位为王,既可以匡正天子之失,又能为朝廷的进迁之路做一榜样,定然能够鼓舞众人为国之心,早日恢复大汉往日之一统万邦的威势”

对于孙权的劝进表奏,曹操自是笑着接纳,“看来这天下众人中,还是有许多的急迫之人啊”

“既如此,不知父亲要如何行事呢”却是曹丕于此时向曹操问道。

“以丕儿之意,如之奈何?”曹操反问道。

对于臣下,即便是儿子如曹丕,曹操如今却也是要求严格的很,并不会仅仅因为是父子的关系,便纵容他们与朝中乱来,不过曹丕这些人自然也是知道他们本身的前程如何,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轻易的给别人落下口实,而于前程有碍。

“以儿子的浅见,既然连孙权也是对父亲进位之事,屡屡来信,可见父亲更进一步乃是人心所向,更是顺天应人,自是应该如此的况且此时也是为了朝廷考虑,更为了彰显天子之恩德,弥补先前天子之疏失之处非如此,不能引有才之人来投,毕竟天下人才,却是不外乎为名利二字,如今有父亲有功必赏,自能给以那些人晋身的希望”

对于曹丕的心思,曹操当然也是知道的,知子莫若父,若是他自己本身进位为魏王,对于王世子这样的位置,这些儿子们便会生出种种不可测的事端,不过曹操却也没有觉得那有什么不妥的,毕竟物竞天择,想他曹操创立如今的基业本就是于乱世之中,一路搏杀而来,而他的儿子们却是没有经历过那样的血腥厮杀,若是没有经历过一定的斗争,于此尚未见到一统希望的几分天下的局势中,在他百年之后,他的曹氏基业又如何能够保存并得以发扬光大呢

对于曹丕的话,曹操却是不置可否,毕竟如今朝廷之上,对于曹操进位魏王的意思却已经是大多数臣子的野望了,想董昭,华歆这些热衷于名利,欲得拥戴之功的大臣们,自是一直都在积极的为曹操运作其中。

说道董昭,却是不得不牵连到荀彧。如当初迎天子到许,给了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又或者可以说是尊天子以讨不臣的策略,董昭于其中却也多有筹划,然而荀彧与曹操而言的尊天子以讨不臣,却是要让曹操行霸道之事,其终究要建立的便是如春秋时的五霸,那样的霸业,为天下的诸侯长,然而世易时移,到了如今的曹操却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区区只要有个征西将军之位就能够满足的枭雄之臣了,这却是多少有董昭王道之意的影响。

所谓王道,却是终究让人通过仁义治国,规范礼仪,最后能够达到“王天下”的目的。在秦始皇之前没人称帝,夏商周三代的天子其实都只称王,只有进入战国时期之后,诸侯国才胆敢逾制称王。所以孟子的“王天下”思想,其实就是认为诸侯通过仁德的手段,就可以君临天下,取周天子而代之。

故而董昭这样的心思,却是已经符合了曹操此时逐渐膨胀的心思的。虽然时至今日曹操于朝堂之上并没有表现出对于魏王的急切之念,一切都似乎是诸多朝臣自发的追求之意,然而曹操却是已经于建安十九年末,从董昭之意,恢复五等爵位。

“自古以来,人臣匡世,未有今日之功。有今日之功,未有久处人臣之势者也。今明公耻有惭德而未尽善,乐保名节而无大责,德美过于伊、周,此至德之所极也。然太甲、成王未必可遭,今民难化,甚于殷、周,处大臣之势,使人以大事疑己,诚不可不重虑也。明公虽迈威德,明法术,而不定其基,为万世计犹未至也。定基之本,在地与人,宣稍建立,以自藩卫。明公忠节颖露,天威在颜,耿弇床下之言,朱英无妄之论,不得过耳。昭受恩非凡,不敢不陈。”

自那时起,董昭于曹操所建言的言辞便于许都城中纷传而出,又有董昭广为游说群臣,自然便让众人知道了上意若何。

“丕儿既然有此意,然而为朝廷计,却是还需要多多筹谋,不能仅凭一己之力,一人之私便妄图大事,如今且去,待筹谋完善,可自行其事”

得了曹操的暗自允许,曹丕自是回去,他要争位,然而他平日里为人处事却向来保持的很是谨慎,对于曹操很是恭敬以带爱慕,对于兄弟虽然并不多亲近,然而却也远近适度,于朝臣相交,却也不过分的暗自接纳势力。

之所以这么做,却是如司马懿为他建言的,他本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那里,并不需要去积极的争取什么,有时候做的多还不如不做,毕竟画蛇添足总是会贻笑大方的。

想他曹丕,却是嫡长子的身份,有没有什么失德**之处,若是顺理成章的话,他自是继承曹操的身份小说就来手打地位的不二人选。

如今曹操让他行这般事情,他自是要去和他的那些个谋臣做些计较的。

“仲达,季重你们两人如何看待此事啊”回到自己的府中,曹丕自是找来了自己的心腹幕僚,向他们问策。此时来到了他府中的自然是司马懿,吴质,以及陈群等人。不过曹丕自是知道陈群擅长之事却是内政之事,像这类的计谋权变,虽然陈群也并非无能之人,然而在他们三人中却是显不出来的,故而还是径直向司马懿和吴质提问为好。

“且容在下思之”司马懿却是听得曹丕问话之后,双目间神光微闪便故作微闭之状,他却是已有定见,然而此时的他却是不知何故,没有发话。

不过他身边的吴质,却也颇有急才,这时候不见作势,吴质便开口道,“且让在下为公子试解当下之事”

“季重但说无妨”

“此时的情景,并不在于丞相之意若何,毕竟丞相既然允了董公仁之意,恢复了五等爵位,这些本就是大汉高祖便处异姓王之后做的决断,自然已经表明了丞相晋身之意,然而臣下虽然纷纷举荐,进表,可是天子却是受表而不纳,却是因为此时许都之中还有人不愿见这等事情发生”

“当然天子之意我们要尊崇,不过丞相之功德已经是功盖寰宇,德配天地,天子自然也不是冥顽不灵之人,总是会让我们如愿的可虑之人,不过是那一位罢了”

对于吴质的分析,司马懿自然是能够想到的,不过他虽然隐忍,然而对于曹操麾下的一干前辈功人,还很是敬仰有加的,那些前辈能够成就了如今的曹操,他们这些能够享受到余荫的后进之人,或者因为彼此理想所在上有些差距,定然会渐渐的有了直接的冲突的时候,可是司马懿却也不想因为这些,而让自己的手上沾染到那些人的性命,即便是到了那些人影响到了他们一方所代表的利益的时候,毕竟他可以忍,而他身边的这些人中却是总有人不如他的稳重的,或许这位丑人便是其中之一。

“可是那位如今早已经不理朝政事多年,于这件事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吧”却是陈群发话道。

“从长文先生这两句话中,便能看出那人的影响了,有长文先生为榜样,自然在许都城中存在许多当初深受那位恩泽之人,即便未曾与之有过过往的,却也大多数知道那位的功绩如何,而今见到那位的情势,总是会有些同情弱势之人的想法存在的如此说来却是于我等的大事不利啊”

“有那位在,自是丞相大人也会有些碍难的既然如此,公子也该为丞相大人分忧的”说道这里,吴质的语气却是有些暗暗。

“去了他,或许会让有些人心怀站站,而与此同时却也会让更多的人知道,雷霆雨露,却都是恩出于上,丞相待部下之恩义过甚,也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丞相不仅仅有恩,却也不少威凛天下。”

话说到这里,在座的几个人自然都明白了的吴质所说之人,也都知道了吴质所提出的解决方法为何,可是以如今的形势而言,虽然抹去那个人,说来也很是简单。

已经不在朝廷之中,又是平生很自谦的一个人,除去他顶多几个刺客便足以,不过以这么下作的手段,即便是吴质提出来,其他的陈群,司马懿自是不会同意的,就是曹丕却也不会答应。

毕竟若是那般情况下,为曹操治下的百官却是会树立一个极为不好的榜样,说不定到时候还会弄得朝野上下人人自危,至于恩出于上的意会之处,全都化为了对于上面的畏惧。而且一旦动用刺客,不仅为朝政的安稳多有影响,却也会引来群起效仿,彼此以刺客对刺客,总会是但又开端起,便少终结日。

几个人自是又暗自商议,尽管有了目标,然而如何行此事,却还是个麻烦,而司马懿今日却是表现的很是沉默,毕竟他虽然也有着自己的野心,不过他却是还想着通过自己的才能来达成自己的愿望,而且他秉性沉稳隐忍,故而这一趟议事,自是吴质大为表现的时刻,毕竟这位吴质,吴季重,在他的乡人之中便没有多少的名声,干这些事情,却也没有什么情感上的负担,向这样的没有多少道德标准,只是一心逢迎于上的人物,或许会让同僚不喜,然而他终究会是主上最乐意见到的臣子,毕竟这样的人物,若想要富贵,想要保全性命的话,他们只能一心向主上效忠一条路而已。

终究事关重大,而司马懿,陈群两个人总是若有若无的表达着他们对于吴质种种阴损主意的抵制,而曹丕却也是需要从大局上考虑,多有些方法不能尽情的施展,故而最终一夜的议事却是无果而终,不过这样的事情终究是需要从长计议的,况且即便是曹丕本身,他如今还只是个五官中郎将,虽说已经在朝堂之中,拥有了不少的人望,然而曹操还健在,他还不可能掌握了太多的力量,当然他的两个小弟,却也在身边时时的看着他,曹丕自然是要从长计议的。

对于曹丕从曹操那里获得了一件暗许的差事,虽然不过是父子之间的对话,然而这样的事情,于曹植和曹冲而言,却是没有多少的秘密存在的。

不管是曹植,还是曹冲,他们自然都希望能够得到曹操的喜爱,当然也都希望曹操能够在进一步的同时,并能将这份喜爱化作了对于他们各自地位上的进一步。而今正在曹操进位魏王的紧要关头,他们自然是对于彼此间的举动都有了更多的关注。

即便是曹植这个往日里多有欢歌纵酒的时候,如今在荀恽的暗自提点下,却也多少有了几分心里上的紧迫感,想他固是觉得文学一道为诸曹之首,然而要想得了那个位置,却并不仅仅只靠这一点就能得偿所愿的。

即便是曹操能够马上得了天下,其后自是要于民休养生息,多于文治上下功夫,然而曹植却也知道,文学高妙,却不一定就能文治贤达,而他之所以与荀恽交结,一方面是因为荀恽本身的身份,还有因为荀恽之父荀彧的存在。

毕竟他们这些曹操的儿孙们,当然知道曹操能够有今日的成就,他们的父亲每次外出征战四方的时候,留守在后面的荀彧总是能够替他将根基之地保存,并能给身在前线的大军足食足军,这其中却是都靠了荀彧的本事。故而当年他们的父亲在初见荀彧时但称其为曹氏之子房,而后不仅仅证明了曹操这番话的正确,还让众人见识了,荀彧不仅有着留侯张良一般的计谋无双,却也有着功人萧何一样的本领。

而将这汉初三杰中两位的本领合而为一身的荀彧自然对于曹操的功业的建立有了太多的功劳。

曹植却也知道如今的曹操对于荀彧的不堪,当然曹植毕竟心机上不够阴狠,他的心思更多的是放在了那足以让他的才华纵情恣意的诗文歌赋中,而为了他自己的前程,他却是不敢违了曹操的意思,去直接向荀彧请教,只好曲线救国,从荀恽这里着手。

曹植自是这般心思,想来曹操自然也是能够轻易的看透他这个儿子,不过若是曹植真的去倾心结交一下荀彧的话,或许曹操对于曹植的看法定会不同的,可惜这些也不过是假设而已。

对于曹操的意思,类比于曹丕那般幕僚,司马懿和吴质,曹植和荀恽两个人虽然在智力上相差定然不会太多,不过在这番斗智斗力的较量上,在对于他人心思计略的把握上却是差了不止一点半点的。

“长倩,以你之见,公子我如今该如何行事为好?”曹植难得的在没有喝酒的情况下和荀恽商量起了正事,尤其是在得知了曹丕那边动静之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