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全球正文卷第三百一十八章:斩将夺旗早在元初至元十六年,元朝在这里置"八番罗甸宣慰司"。
至元十九年又设"顺元等路军民宣慰司"。至元二十九年,两宣慰司合并,设"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并设顺元城。
因此,这座土城墙围起来的城也叫顺元城。为何把一座城叫做顺元城呢
这里流传着一个故事:元朝统治者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怕老百姓起来反抗,不搞民族团结,更不懂"以人为本"和建造"和谐社会"。
对老百姓采取高压政策,收缴民间武器。因菜刀也可作武器,规定百姓只准几家合用一把菜刀。
老百姓无法忍受,决定联合起来进行武装起义,反抗统治者的压迫。暗中决定在中秋节那天举事。
因官府控制严密,为了不泄漏起义时间的机密,利用中秋节时家家都吃月饼的习俗,把举事时间用纸条写好夹在月饼中,纸条上写"八月十五杀鞑子",这样每家每户都接到了"统一号令"。
元朝把城起名顺元城,就是要百姓做元朝的顺民。明朝建立后,于洪武四年在都司路置贵州卫指挥使司,第二年又设贵州都指挥使司,在正堂威远堂后设壮献堂,在右边设管屯都指挥道,在前边建翊国筹建坊。
又在衙门外附建断事司及司狱司。这些官署是朝廷的地方行政官署,管理全省的军、政大事。
但有趣的是,又在都司路置宣慰使司,把对朝廷用兵有帮助的水西安氏土司和水东宋氏土司分别封为宣慰使和宣慰使同知。
让这两大土司集中在使司衙门"办公",不让他们回鸭池河以西及今天的开阳一线自己的"根据地",防备他们生乱。
尔后的许多最高官署也设在以都司路为中心的附近地段。如明隆庆三年成立的贵阳府设在市府路。
清雍正六年成立的提督学政署建在今邮电大楼附近,军粮蓄备道署设在今科学路,康熙年间成立的贵筑县署设在都司路。
民国三年7月1日成立的贵阳市政府设在市府路。可能这条路有点都市味道,解放后1981年改名叫都市路,这一改,把这条路的历史抹掉了,把这条路的历史文化底蕴冲淡了。
所以很快又恢复了都司路这一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