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网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336章 大动作

第336章 大动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陆贽这一席话说完,自己已经拜倒在地。所有在场的人,无不对他投去赞誉的眼神。能够如此大公无私的顾全律法,陆贽不愧为当朝‘奉公守纪’之概模。

李世民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朕就收回之前下的命令。来人,将箱子抬到朕的书房里。朕有时间,一定详细的看一看每一张奏折上都写了些什么。如果有必要,朕会让御史大夫张万福,亲自查证和审理这些奏折中所说的事情。”

“陛下英明。”陆贽再拜了一拜,继续说道,“之前所说的,是微臣在河北的事迹。微臣离开河北时,并州一带的局势,基本还是很稳定的。之前隐藏的反对陛下的那股潮流,已经在渐渐消散。人心,也在慢慢聚拢。马燧率军回京以后,之前的反王,卢龙节度使朱滔和平卢淄青节度使李纳在宣布向朝廷妥协称臣之后,都没有大的动作和反应。河北的局势趋于稳定,百姓们人心思定,再加上有李光颜、李抱真等人驻守要道,兵力也相对雄厚了许多。短时间内,朱滔等人难以再在河北闹出什么大的乱子。因此,河北现在,是迎来了近十余年来难得的一段平静时光。”

“好,很好。”李世民简短的说了三个字,对陆贽此行做出了高度的评价。他知道,陆贽现在这些话,虽然说得轻巧,可是做起来可就真的是无比困难了。河北那地方,割据四起,节度蕃王和封疆大吏们对朝廷的态度是不冷不热,尾大不悼。陆贽此去河北,雷厉风行的履行了一个钦差大人的职责,当真是非常的不容易。更为重要的是,河北一直都是大唐朝廷最大的一块心病。在这一块相当于大唐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大唐已经丧失控制权达数十年之久了。河北就像是大唐的后院。后院不稳,李世民想在中原干出点别的什么成绩,那就是空谈。

“既然河北的局势还算良好,那朝廷,也终于可以办一些早就该办的事情了。”李世民说道,“淮西李希烈,在汴州惨败一场,元气大伤。再加上内部不和,短时间内也是难以作乱的。伊慎那边,朕会给他加派兵力,密切注意淮西的一举一动。无论如何,朕需要伊慎、李抱真等人,拼尽全力给大唐带来三年以上的平静时光。这三年里,朕,要率领的着你们,对大唐来一次真正的洗筋伐髓,让大唐的江山发生一场脱胎换骨的变化。接下来,我们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处理削王之后的遗留问题。关内,空留出了一千四百余顷良田,一万多名仆役丫鬟。这些田产和仆役如何处置,大家来商议。”

所有人都屏气凝神,细细的回味着皇帝的每一句话:对大唐来一次真正的洗筋伐髓,让大唐的江山发生一场脱胎换骨的变化——这意味着什么?一场翻天覆地的革新,就要进行了吗?

众人都忍不住心中悸荡,既激动,又不安。洗筋伐髓、脱胎换骨,说来容易,办起来却是异常艰难的。一个人要这样转变一下,那无异于就是死了一次样的。一个国家要这样转变,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没有人知道。

这个时候,也没有人先站出来说话。李世民也不着急,开始钦点:“今天我们所议的每一件事情,每个人都要发表意见。说得好不好、对不对,都不要紧。但是,都必须说。这是一道严旨。大家明白了么?”

“明白!”众人一起拱手应诺。

“那好。”李世民说道,“王锷,你是户部尚书。如何处理田产和仆役这样的事情,你应该发表一下你的意见。你先说。”

王锷五十多岁,曾经也是混迹过军族的人,身板很结实。由于他一直以‘善于理财’而闻名,因此在李世民继位之初,就被破格提拔成了户部尚书,成了大唐的管家。

王锷站了出来,拱手一拜说道:“陛下,微臣以为,现在是‘还富于民’的时候了。至从安史之乱后,天下割据尾大不悼,只顾自己收刮敛财。官场气候逐渐变化,皇亲国戚和官员将军们敛财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的事情。攀富比财,几乎成了官场上的一股风气。眼下,无官不贪,也几乎成了官场的一个潜规则。数十年来,节度使越来越福,皇亲国戚们越来越富,百姓们在层层盘剥之下却是越来越穷。微臣曾记得,前隋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国富而民穷。百姓们无地可种,无饭可吃。因此,就逐渐形成了最大的问题。只要稍有异地,百姓们就会毫不犹豫的谋反、闹事。仓禀实而知礼节,微臣以为,必须‘还富于民、还地于民’,才能真正的稳定天下局势。”

“说得很好,不愧是我大唐的理财高人。”李世民赞道,“就事论事。现在关内空出的这千顷良田,你认为应该发放给哪里人?”

王锷说道:“那些皇亲国戚们,除了本身有限的永业田田产,其他大部分都是从当地百姓手中盘剥而来的土地。微臣以为,应该将这些被抢夺的土地,归还给以前的那些百姓。如果当初的田主已亡,可以顺延给他们的子孙、亲属。具体应该发放多少到个人,应该严格按照‘均田法’来执行。按丁按口来发放,确保这一措施的公正、公平。”

李世民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大家有什么意见?”

“微臣有话要讲。”谏议大夫薛存诚站了出来,毫不犹豫的说道,“还富于民、还田于民,都是不错的法子。不过,这个退田给以前的田主,或是顺延给他们的子孙、亲戚,却有点一厢情愿和不合实情。许多百姓失了土地以后,不是成了流民逃亡他乡,就是入军成了雇佣兵,甚至是举家死光了。死光了的姑且不论。如果是流亡到了千里之外,或是入军成了士兵,朝廷还要派人将这些人辛辛苦苦的找回来,再发给他们一份土地吗?这需要多少花费、多大力气?所以,微臣以为,这个实际的做法,有失妥当。”

【品文吧 - 为您精选好看的小说 www.pinwenba.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