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网 > 我是王富贵 > 第322章 分享战争红利

第322章 分享战争红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每个朝代都有一股子属于自己的气……大汉代秦,攻灭匈奴,落在一个强字!李唐南征北战,四海归心,落在一个盛字。

至于赵宋,欺负孤儿寡妇,狐媚取天下,不管君臣文武,都透着那么一股子小家子气,忒不爽利。

至于大明,因为崖山之败,汉人沦为四等奴仆,经历太过惨痛,又加上朱元璋出身寒微,夺天下全靠着一股热血,便赋予了这个朝代笔直的脊梁,坚挺的筋骨……即便素来偏软的文官,在对外问题上,也不敢公然违背祖训。

就拿对蒙古草原的贸易封锁来说,一直维持了二百年,直到隆庆朝,内有高拱张居正,外有王崇古,杨博,张四维……无数猛人联手,才促成了封贡,打了一辈子的老冤家,总算能坐下来,涮火锅,做生意了。

这就是明朝,很不完美,很拧巴,但又有那么一条底限,有那么一点坚持,有那么一股奇怪的劲儿,不管好坏,都摆在那里。

费宏和石珤两个大学士太了解这些了,他们笃定了皇帝和太后,谁也不敢说答应鞑子内附,谁也不敢放松对鞑子的警惕。

哪怕只有那么一点担忧,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反正我们只要咬住这条线,输得就不会太惨。

至于王岳,你小子有多少本事,都拿出来吧!

我们倒要看看,你怎么颠倒黑白,胡说八道的。

到了这个地步,两位阁老竟然不怕了,甚至还有点跃跃欲试了。

他们等待的时间不算长,王岳就晃晃悠悠来了。

太后在场,朱厚熜也就不玩虚的了,直接把两位阁老的话告诉了王岳,就看你小子怎么辩解了。

就连蒋太后都拧着眉头,注视着王岳。

虽说咱家喜欢钱,可若是因此遗祸后人,哀家也不会答应的。

毕竟再偏爱你王富贵,也不能失去了最后的原则!

王岳听完之后,沉默半晌,突然抚掌惊呼。

“我的天啊!”

朱厚熜瞪了他一眼,“你鬼叫什么?”

王岳忙道:“陛下,不是臣吃惊,实在是两位阁老的话,让我大开眼界啊!”

费宏咳嗽道:“王大人,华夷之辨,早就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你又何必故作惊人之语?”

王岳笑道:“费阁老,我的确是吃惊不小,按照你和石阁老所言,太宗皇帝五征蒙古,那就是最好的办法了?又或者,成化天子犁庭草原,也是对的了?那,那这些年,朝野上下,都在争论什么?”

费宏和石珤都是一阵语塞,他们为了驳斥王岳,竟然忽略了大事。要知道一直以来,文官集团都反对大举对外用兵的,说是劳民伤财,穷兵黩武。

朱棣刚死,就停止了对外用兵,接着又放弃了交趾,放弃了河套,步步后退……这些软弱的举措,在文官集团看来,都是休养生息,不重边功,体恤百姓,是圣明不得了的仁君仁政。

过去王岳觉得他们或许是真的不明白,读书读傻了。

可是费宏和石珤这两位,侃侃而谈,不是说得很清楚吗?

对于北虏鞑子,不能放松,不能容纳,要么就严防死守,要么就大举用兵扫荡……那你们非议太宗皇帝干什么?尤其是污蔑成化天子,你们脑子坏掉了?

还有正德皇帝,他也是主张对外用兵的,并且身体力行,还打了一场应州大捷……怎么到了你们嘴里,都成了荒唐混账了?

你们能不能稍微有点逻辑啊?

都入阁拜相了,咱就别胡说八道了呗!

面对王岳鄙夷的目光,两位阁老的老脸都有点红,很不舒服。仿佛偷吃被主人发现的猫……最大的秘密让人发现了,这可怎么好啊?

费宏老脸通红,低声道:“王大人,过去的事情暂时放放吧,我实在是无法苟同接纳朵颜三卫的做法。你浴血奋战,重创鞑靼,至少能给九边换来十年太平,你又何必引火烧身呢?”

石珤也道:“没错,以现在新军之威,足以震慑大漠,让鞑子惶惶不安。老夫以为到了这个地步,既已经足够了,若是把朵颜三卫招来,他们彼此勾结,内外沆瀣一气,后果不堪设想啊!”

费宏附和道:“没错,数万鞑子精锐不曾叩开大明门户,王大人却主动开门,把这些强盗贼匪请进来,实在是让人费解!”

两位阁老不断劝说,真是字字金玉,良言珠玑,让人听得颇为感动,好像他们真的是替王岳着想似的。

“费阁老,石阁老……我现在想请教你们一件事,那就是为了这一次大捷,朝廷一共花费了多少钱?”

“这个……”两位阁老沉吟,其中石珤道:“老夫分管兵部,为了调运兵器,粮饷,修建城堡,一共支出了十五万两……接下来要赏赐功臣,怕是也要五十万两以上……钱的确是不少,不过我想以目前大明的财力,还是能扛得起来的。”

王岳哼了一声,他没有话说,此刻蒋太后却幽幽道:“怎么才花那么点?光是哀家就出了差不多三百万两!”

“啊!”

石珤发出一声惊呼,不是说笑话吧?

怎么会花那么多钱?

大明又哪来的那么多钱?

王岳微微轻哼,“两位阁老,你们要是去独山堡逛逛,或许就明白了,钱是怎么花的。”

王岳当然没有撒谎,为了快速修筑独山堡,调用了大批上好的木材,光是这些木材,就超过了五十万两,还有更多的运费。

此外还有砖瓦石头,还有糯米汁,生石灰……光是修一座独山堡,加上十座小堡,各种花销加起来,就有二百万两之多。

然后是新军,士兵的棉服,武器,粮草,军饷,这又是一笔巨款……其中花销最大的,莫过于那些偏厢车。

为了能保护士兵,抵御鞑子的冲击,用的都是最好的木材,不惜血本,马车不便宜,牲畜就更贵了。

这还不算动用民夫,抢修道路,还有在蓟镇长城沿线的各种投入……就这么说吧,外人看到的是独山堡,一战大捷,轻易俘斩一万多人。

可事实上,却是三年多来,王岳和朱厚熜,所有的积累,一切的老本,全都押上去了,整个大明改革变法的成果,也都扔进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