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网 > 方外:消失的八门 > 150、知己

150、知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丁齐:“山里面也不可能找到陶昕啊。”

庄梦周:“说不定能找到他留下的其他东西,或许是这里的人不知道的。”

谭涵川:“这段时间,除了用竹鼠做实验,你们再想想,我们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离去之前,又能留下什么?”

在中大营修整两日,补全了物资装备,丁齐和谭涵川继续出发。这一次他们直线往南,大约花了五天时间,到达了琴高台世界的最南端。然后还是东西折返行走,“扫描”的区域渐渐向北推进。

谭涵川带了一套书,就是全九册《天国物志》,对照上面的记载,随时做记录。他还带着笔和本,补全天国地图,并将发现的各种东西随时标注在上面。丁齐刚来的时候,路上碰到了很多不认识的野果,不敢随便吃,现在有了《天国物志》就方便多了,可以按记录采摘各种东西野炊,还不时打点猎物。

每天宿营,假如是在山中,他们都要在下午找到山崖下向内凹陷的地方,就似一个半开放的的石窟。这一带山中这样的地形很多,可能是古人留下的。在石窟前点燃三堆篝火,并备足木柴。唯一耽误的行程的状况就是下雨,而秋后的雨并不多。

每天宿营后、日落前的这一段时间,丁齐基本都在看书,陶昕所著的那部《医书》。其实丁齐完全可以不把书拿出来,所有的内容包括插图都已记了下来成为“心册”。他虽然是医学院毕业的,但毕竟不是学中医的,很多地方还要请教谭涵川。

这方面的知识,谭涵川懂得比丁齐多多了,不时为他讲解。

《医书》的前半部分,讲的是脏腑经络结构以及元气运行,类似于解剖但与纯粹的解剖学又有很大区别。区别主要在于方法论,《医书》的核心思想是研究一个整体生命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此基础上,又讲到了辩症、用药和治疗。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就算丁齐都看懂了、记住了,恐怕也成不了一名神医,培养医生从来都是依靠实践,但它可以成为一种知识储备或者说见知。

《医书》的后半部分令丁齐和谭涵川都感觉大开眼界,居然是“望气内景篇”与“望气外景篇”。仅看名字,很容易令人联想到江湖爵门秘传的望气术或者《黄庭经》,可是看内容,丁齐发现这应该就是疲门秘传的观身术!

丁齐在外面并没有得到疲门观身术秘传,没想到在琴高台世界中却发现了完整的传承。“望气内景篇”讲的还是脏腑经络结构以及元气运行,但关键是如何能察知这一切?仅通过解剖是不可能的,若没有方法去验证,《医书》中的理论系统便是空中楼阁。

察知的方法就是“内视”,它是一种自省式的体验,但又不完全是唯心的。人能察觉自身的状态,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下,若能入静生感,这种体验就会变得很清晰,不仅能内察脏腑,还可见气血经络运行,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状态。

认识是一个整体,内外呼应,所以观察一个人的外部特征,可以了解他的身心状态。这就是望诊,由此也可解读“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

“望气外景篇”是在内景篇的基础上,讲解天人互感。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但不是孤立的系统,自身是一个天地世界,又置身于一个天地世界中,两个世界有共情与共鸣。首先要能掌控自我身心……最终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

由此也可解读“壶子见季咸”的故事。

内视并不复杂,丁齐很容易就能做到,无非是将元神感应用于自身。而对于谭涵川来说,也是早就能做到的,观身术只是另一种应用方式。

丁齐对谭涵川讲了“扁鹊见蔡桓公”与“壶子见季咸”的典故,两人皆认定《医书》的后半部分就是疲门观身术秘传。谭涵川叹道:“壶子说,渊之象有九,可能就是对应观身术的九种境界。”

丁齐:“每一们秘法,可能都对应九种境界,或者说,在不同境界下有不同玄妙,方外秘法也是这样。”

谭涵川点头道:“这我已经有体会了,这段时间将方外修炼到兴神境,火门秘传的炉鼎术也更上一层……今天得到观身术传承,关于内视,我突然想到了另一个用处。”

丁齐:“什么用处?”

谭涵川:“驻颜果啊!我们不是知想知道驻颜果究竟有没有功效、可不可以内服吗?不用再拿猪做试验了,只要试过了它没毒,就可用自己做实验。从小剂量服用开始,在内视的状态下观察自身的感应和变化……”

丁齐:“神农尝百草吗?”

谭涵川:“你说得还真形象,我现在就想试试了!”

丁齐:“那你不用陪我了,回去吃药吧。接下来的这段路,我一个人完全可以。”

谭涵川:“不急不急,说不定在路上还能看见驻颜果呢”

丁齐:“季节已经过去了。”

谭涵川:“你怎么知道驻颜果是一年一开花、一年一结果?”

丁齐:“难道不是吗?”

谭涵川笑道:“有可能不是啊,你想想传说中的蟠桃,还有人参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