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祸事是在桃花镇而起的,那就从桃花镇开始查,总会留下点蛛丝马迹的,只是可能高相要多派点人手过去,寡人好像听说那里最近不太平。”段和誉说完这句话之后,便再也没多说一个字。
彦贲官李紫琮虽然也是一个虚职,他作为使节团重要的一员多次出使卫朝和吐蕃,他知道此次事件的重要性,一旦处理不好,大理国可能因为这子乌虚有的‘天意’大动干戈,高家东西两部现在都已经风声鹤唳了,如果再跳出一个三十七部,这乱局谁都无法收拾。
“臣愿前往查探一番。”李紫琮其实不愿意让高家的人借题发挥,高家这些年的飞扬跋扈他早就看不下去了,作为一个看着段和誉长大的老臣,他更多的时候是站在皇帝的角度看问题的,一个半截已经入土的老人,就因为在朝堂上替段和誉多辩解了几句,自己的几个儿子被高氏派去管理三十七部,最终一个都没有回来。
心如死灰的李紫琮更是在自己的偏厅摆上了一具上好的红木棺材,以死明志的决心,却被国相高泰远一句‘晦气’,让朝堂上的其他人对他惧而远之,深怕自己被这人的‘晦气’沾染了。
国相高泰远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既然李大人喜欢凑这个热闹,我们没有不满足他的道理,就怕这一路上险山恶水的,李大人此去千里,那副棺材说不定要派上用场了,不如我派几个人帮你抬着棺材上路?”
相比较王位上怒气冲天的段和誉,李紫琮只是云淡风轻的说了一句:“那就有劳国相大人了。”
朝会就这样在迷惑不解中开始,在各怀鬼胎中结束,段和誉本来想留李紫琮说几句知心话,但李大人最终被国相大人热情的拉走了,他对帮李大人运棺材的人手问题及其上心,他说他今晚就准备过去看看那具红木棺材的大小与重量,好安排相应的人手。
杨才照跟在同样走向内廷的段和誉的后面,他是被段和誉留下来商量王皇后到崇圣寺祈福的相关事宜。
段和誉早就禀退了那些宦官和宫女,现在四下里静悄悄的,仿佛这内廷就剩下了他们两人,段和誉轻声问道:“一切都准备好了?”
“皇上放心吧,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
两人此后再也没说过一句话,杨才照是一个值得信任的高僧,他说没事,就代表一定没事,只是当旁边窜出一个小丫头的时候,段和誉一张严肃的脸变得立刻和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