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魏军深受鼓舞,对幽州发起了强烈猛攻。
好在魏军擅长野战,而不善于攻城,加上蓟城守军依托城墙保护,竭力抵抗。
双方从早晨一直杀到黄昏,燕军杀伤魏军数千人,魏军才堪堪止住了攻势。
此时慕容垂心急如焚,再也不愿与东晋耗下去。
他当即派出使者向东晋求和,并表示愿意归还占领的琅琊郡、东海国、东莞郡等郡县。
从后燕和解条件来看,慕容垂是真心想与东晋停战,也正说明此时他内心十分焦虑。
然而在刘裕看来,后燕无缘无故跑到东晋抢掠一番,如今后方有难,才想起要和平,天下哪有如此便宜之事?
若依他本意,自是不同意跟慕容垂和解。
反倒应该趁着后燕自顾不暇之际,调集重兵全力北上,争取收复失地。
可惜刘裕官小位卑,根本无法左右朝堂决策。
结果后燕使者一到建康,无论是天子司马曜还是相王司马道子,均一口答应了对方提议。
司马道子同意议和,一方面不想刘裕再立功劳,另一方面则是贪图后燕贿赂。
这一次为了让司马道子同意和谈,燕使给会稽王府送去大量财宝。
而天子司马曜之所以同意议和,一方面后燕虽然霸占着兖青两州不归还,却也将所占徐豫之地还给了东晋,让他有了台阶可下。
另一方面,司马曜也忌惮于慕容垂盛名,对继续打下去信心不足,只好见好即收。
于是乎,原本矛盾重重的酒囊饭袋兄弟,此次竟难得有了一致意见。
其他人一看天子与丞相都同意和谈,自然不敢有异议,很快朝廷同意停战议和的旨意便到了彭城。
“可恶!朝廷为何同意议和?”
“眼下正是北上收复失地之良机,今一旦错过,日后不知何时才会再出现,会让我等抱憾终生。”
“将军,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干脆咱们直接北上得啦。”
前线众将一听朝廷将议和,坚决表示不同意。
不仅如此,众人甚至还鼓动刘裕置圣旨于不顾私自派兵北上。
“混账!作为朝廷命官,岂能视君命为儿戏?”
刘裕严词拒绝众将请命,狠狠训斥了众人一顿。
虽然从感情上将,他也不愿就此与后燕议和。
毕竟眼前正是重创慕容垂的最佳时机,他非常想踩着慕容垂尸体名扬天下。
可他冷静下来一想,慕容垂是遇到了后方危机,且后燕军队迟迟不能攻下彭城。
但是,后燕主力在并没有受到多少损失,相反,仍然占据着绝对上风。
假若真不顾一切选择北上,一旦在野外遭遇后燕铁骑,恐怕会有全军覆没之危。
这时索承明也站出来安抚众将道:“诸位,与后燕议和对咱们而言并非是坏事。”
“整体而言,我军还远远不及慕容垂兵力雄厚。”
“如今能坚守住彭城,一赖主公指挥得当,骁勇善战;二赖彭城城池高大,易守难攻。”
“并且我军缺少骑兵,根本无法在野外战胜后燕军。”
“再者,我们若是急着跟慕容垂拼命,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罢了。”
“与其如此,不如暂时让慕容垂北上,而我们趁此机会,好好整顿一下,等将来时机成熟,再出兵北伐。”
当索承明提到‘他人’时,不着痕迹地与刘裕对视了一眼。
在场众人皆以为他人指的是正挥兵攻打幽州的魏王拓跋珪,却不知索承明、刘裕最担心的却是卫朔。
通过与索承明交谈,刘裕已洞悉了卫朔欲一统天下之野心,同时也将其视作最大对手。
原本卫朔已领先他很多,刘裕在奋起直追的同时,若能延缓一下卫朔脚步,当然好了。
数日后,后燕大军开始徐徐后撤,为了防止刘裕偷袭,慕容垂亲自领兵断后。
当鲜卑人撤走后,半个徐州成为狼藉一地。
虽然慕容垂答应将琅琊等郡国还给东晋,可是鲜卑人早已将人和物资统统抢走。
刘裕得知后,暗暗在心底发誓,早晚一天他会统兵北上征讨诸胡,为百姓报仇雪恨。